为泾源历史人物追忆
发布时间: 2014年04月25日作者:
在建党92周年来临之际,泾源县档案局结合馆收藏历史资料,对泾源历史上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过贡献的历史人物进行追忆,教育后人学习前辈的革命遗志,努力作为泾源建设事业有用之人。
——“和平老人”郭南浦
郭南浦生于1873年,名福金,字南浦,晚清秀才,祖籍宁夏金积堡,父亲是一位有名的中医。清同治年间回民起义失败后,他的父亲被安插到泾源县黄花乡杨店村,两年后出生在这个小村里。郭南浦幼时聪明好学,少年时随父行医为回族同胞看病。光绪二十年中秀才后,继承父业行医,同时攻读《古兰经》。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郭南浦满腔热情,积极组织“西北回民抗日救国宣传团”,远赴港澳宣传抗日,募集资金,受到当地回汉侨胞的欢迎。同时,多次建议甘肃省国民党政府,要求重视边疆回族教育。最终,甘肃省政府拨款30万元,陆续在回民聚居的海原、固原、隆德、泾源办起了7所中心小学,他成为泾源回民教育事业的奠基人。
郭南浦在和平事业中所做的巨大贡献永远值得人们怀念。1949年8月兰州解放后,统治宁夏的马鸿逵、马鸿宾部如惊弓之鸟。人民解放军为减少战争损伤,决定和平解放宁夏。解放军十九兵团在兰州积极联系寻找对解放宁夏能产生影响的上层人士中很有威望和影响的郭南浦位居其首。郭南浦表示积极支持和平解放方针,愿意亲赴宁夏说服马鸿逵。临行前,十九兵团首长杨德志、李志民会见郭南浦一行,并对他们见义勇为的精神大加赞赏。郭南浦到宁夏后,奔走于解放军和二马(马鸿逵、马鸿宾)之间,斡旋疏通。在他的积极奔走说服影响下,最终达成和平协议,在中宁签订了《和平解放宁夏问题之协议》。1949年9月19日,国民党八十一军正式宣布起义。9月26日,野战军在宁夏人民的欢呼声中进驻银川,宁夏大地从此回到人民手中。
70岁的郭南浦,不顾年迈体弱,冒着生命危险,坐着卡车,翻山越岭,亲赴火线周旋,争取国民党宁夏部队起义,避免了双方的伤亡和财产损失,为宁夏和平解放做好了无人替代的工作,可谓功勋卓著,受到人们的尊敬。解放军十九兵团赠他一面锦旗,上书“和平老人”。
郭南浦以他在回族上层人物中的影响和威望,1938年任国民党甘肃省参议员、国大代表。新中国成立后,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委员、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1949年9月21日,在北平参加中国人民政府治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亲切接见。极“左”岁月,郭南浦受到极不公正待遇,于1958年4月含冤愤然辞世。
——回族修志第一人张逢泰
张逢泰,字子平,1883年生于泾源县黄花乡华兴村,民国十年(1921年)三月,当选为国会第三届众议员初选议员。后来,任化平县劝学所所长、教育局局长、国民党甘肃省政府咨议。1935年任化平县文献委员会委员长。
1935年秋,张逢泰奉化平县长盖世儒之命编撰《化平县志》。他组织志同道合者16人,不辞辛劳,深入各地采访辑录,查阅资料,绘制图表,整理编辑,历时两年之久,将当时全县政治风貌,建置沿革、人工繁衍、赋税稽征、官署设施、古迹分布、山川名胜、官职更替、民族习俗、人物历史、灾异变迁、艺文钟秀等内容付诸文字,编撰近7万字的《民国化平县志》。不幸的是,1937年4月,新任县长张建勋令人把县志书稿送往南京付印,恰逢南京遭日本侵略,城池沦陷,志稿几经辗转,不幸遗失,憾未成书。1939年又一任县长赫遇林执政后,得知原《化平县志》书稿付印时遗失,甚为痛心,又令张逢泰重修《化平县志》。张逢泰老骥负重,重整旗鼓,在原篆修基础上多方采录,整理回忆,孜孜不倦,奋笔疾书,终于在一年后写出新编《化平县志》,全志共4卷11志73目。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在平凉一心印书馆印刷发行。1992年,泾源县志办校点重印。
张逢泰历时5年,两易其稿主修的《化平县志》,现藏于泾源县档案馆,是目前唯一的旧时泾源地方志书。虽然全书仅7万余字,但却全面介绍了当时化平县政治、经济、军事、教育诸方面的情况,为后人了解泾源的历史提供了极其宝贵难得的资料,给泾源人民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张逢泰还在任教育局长期间,积极兴办民族教育,在全县乡村办小学28所,督促回民子弟入学,为泾源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1946年农历十一月十八日病逝,终年63岁。
——德高望重的宗教人士于建功
于建功生于1899年,回族,阿訇出身,泾源县白面镇(今泾河源镇)龙潭村人,幼年苦读《古兰经》,33岁“穿衣”,先后任马家、红土沟、南营等清真寺教长。
于建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阿訇,也是一位开明进步人士。1939年,海固第二次回民起义军在泾源县白面镇一带被国民党围困,经过激战,起义军惨遭失败。于建功阿訇主动带领当地回族群众将部分起义人员和伤员隐蔽保护起来,送衣送饭,养伤治疗,免遭了国民党的残害。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3月,中共甘肃工委组建武装工作大队,沿六盘山向陇南出击。9月11日,武装工作大队来到化平县老龙潭一带活动,指导员马克、副连长马生荣到清真寺拜访于阿訇,于阿訇热情招待,并提供当地情况。武装工作大队后被国民党部队包围,经浴血奋战突出重围。战斗结束后,于建功组织本坊教民,用回族风俗埋葬了在战斗中牺牲的马智俭、马玉德、马玉琪等烈士,还安葬了汉族烈士魏志义的遗体。
解放后,于建功阿訇拥护响应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号召,1952年任泾源县回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副主席,1953年被选为泾源县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第一副主席。1954年被选为泾源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第一副县长。他任职期间,克己奉公,联系群众,顾全大局,自觉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宗教人士。1962年病逝,终年63岁。
——受毛主席接见的马国允
马国允,生于1915年,回族,宗教界开明人士,祖籍云南通海县东沟村,后迁居泾源县黄花乡华兴村。少年时读书,14岁攻读《古兰经》。1940年到宁夏吴忠清真寺讲学经文,1946年被黄花乡崇义村教众聘任清真寺教长,永居泾源。任教长期间,他注重各教派之间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处理宗教事务公正公道,他拥护国家各项法令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1949年11月,在县第一届各界人士代表会议上,被选为常务委员会副主席。抗美援朝时,他利用主麻日宣传鼓励回族青年参军参战保家卫国,黄花乡有60多名回族青年光荣入伍。他还积极带头参加土地改革,使土改在黄花乡顺利进行。1952年3月,马国允随甘肃少数民族参观团赴北京,受到马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53年被选为泾源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1954年当选为副县长。在领导岗位上,他刻苦学习,忠于职守,经常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动员农民发展生产,走农业合作化道路,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1958年10日,受固原地区平叛扩大化错误路线影响,马国允被错误定为“反革命预谋派乱案”首犯,被判处无期徒刑。1972年3月病逝,终年67岁。同年,国务院纠正了固原地区平叛扩大化的错误,马国允的冤案得以平反。
——保护档案有功的冯增祥
冯增祥生于1909年,汉族,初中文化程度,泾源县永丰村人。1931年,冯增祥曾在国民党军队中担任营部文书,1944年任国民党化平县政府管卷员。他倾向革命,利用工作之便,多次为中共化平地下党传送情报。1949年6月被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7月,化平解决在即,为防止化平县的档案资料被毁,完整保存这批旧档案,他不顾危险,乘夜将150卷重要档案资料秘密封存埋藏在县政府后院。1947年7月化平解放,新政权建立后,他将国民党化平县有关党务、政务、军事、教育、财政等方面的重要档案交给人民政府,为妥善完整保管泾源的历史资料作出了贡献。
新中国建立后,他历任泾源县政府政务秘书、建设科科长、农业科科长、城关乡党支部书记等职。1960年在反“坏人坏事”运动中被错定为阶级异已分子,开除党籍,精简回家,当民办教师。1969年平反昭雪,恢复党籍,按退职对待。1977年病逝,终年68岁。
——早年参加红军的摆仁德
摆仁德生于1916年,回族,泾源县香水镇车杨村人。1936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至1954年,先后在甘肃环县保安司令部警卫连、整编三边分区二团三连、三边分区警卫连、陕北甘泉独立营三边分区警三旅八团机枪连、西北休养二团一大队等部,历任副班长、排长、指导员、连长等职。1939年4月延安大生产运动和1943年11月甘泉劳动竞赛中获“生产模范”光荣称号。1944年12月在吴起练兵中,被团党委授予“练兵模范”。他参加了抗日战争、延安保卫战、解放战争中的许多战役。1945年10月在宁条战斗中,荣立三等功。
1955年响应党的号召由部队复员,回乡务农。1959年以后,历任泾源县车阳、兴明大队党支部书记,泾北公社社长,中共泾源县委监察委员会专职委员。1971年8月26日离体,1975年10月19日病逝,终年59年。他是早年唯一参加工农红军的泾源人。
——接骨神医于福寿
于福寿生于1893年,回族,泾源县兴盛乡红旗村人,接骨神医。
于福寿原姓赵,官名得江,小名石头,祖籍河北张家口,后迁居宁夏泾源县兴盛乡红旗村。于福寿兄弟8人,幼年家境贫寒,9岁时随父乞讨,在张家口街道上被开店铺的泾源兴盛红旗村人于长海用两担莜麦换下,收为义子。于长海见其聪慧过人,送他到私塾识文断字四年。13岁又被义父送到张治和开办的武术馆习武学医。于福寿聪明伶俐,又识文断字,被张收为贴身僮仆,号福寿。4年后,因义父要去新疆做生意,未等毕业。一日,师傅趁他练功不防,用铜锤猛击其左臂,将手腕砸断,命其自行对接上药。伤好后,拿到了师傅接骨药方,跟着义父来到泾源,后招为女婿,以务农为主,兼接骨行医。他医术高超,又善助人,自配药方,不断总结经验,采取揣、捏、按摩等手法,医术日渐提高,求者必应,治者必康,名传乡里。
1933年,遇饥荒年景,政府给红旗保(村)救济驴30头。让于福寿造册登记,与保长负责发放。1938年被吸收为国民党党员,并被任命为国民党兴盛区分部书记。1957年,被戴上历史反革命的帽子,受贫下中农监督改造,行医受到限制。
由于他接骨术高明,不时有骨折患者偷偷找他医治。他看到病人痛苦的样子,不顾反革命分子的身份,为病人捏筋揣骨,治好了一个个在医院无法治愈的病人。1966年泾源县委书记马启新母亲跌入窖中绊伤股骨,在医院治月余未见效,特请福寿接骨,敷药数日痊愈。固原彭堡农民马七斤臂股折断,经他人医治畸形愈合,伤肢屈伸无法旋转,请于福寿重新治疗,断骨复整愈合如初。于福寿给人接骨看病人称华佗再世,给牛羊牲畜看病更是扁鹊复活,凡跌摔绊伤了筋骨的牲畜,经他一治,没有不完好如初的。
1973年,政府为于福寿摘掉了历史反革命的帽子,他如释重负,村上安排他到大队医疗站继续看病。消息传开,各地病人络绎不绝。他每年为医疗站挣回2000元钱,每挣一元钱,为他记工5分,还破例给他每月15元钱的生活费。他曾带着包括自己三个儿子在内的四个徒弟。
于福寿的接骨药,是以在保定师傅处得到的药方为基础,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结合当地的环境气候和草药特点,把几十种药草碾成面子,兑在一起,自成药方,分口服、外贴两种。外贴是把几种中草药熬成稠糊状,再把碾成面子的草药搅和在一起,骨折病换药最多3次,一般两次,病好如初。
1976年,给人看了一辈子病的于福寿病魔缠身,卧床4个月,1977年2月病逝,终年84岁。一代接骨神医走完了他艰难而漫长的一生。他生前用巧手神功不知医治了多少病人的痛苦,去世后把好名声留在了泾河两岸,留在了回族群众心里,人们永远铭记着这位医道高超的接骨神医。
——回民起义首领陈霖
陈霖生年不详,去世于1908年,回族,原籍陕西渭南,当过阿訇。清同治年间,回民起义爆发后,率领当地回民加入反清起义,身经百战,后被推举为陕西回民军18大营首领之一。起义军经甘肃董志塬转战到金积堡后,陈霖与马化龙结成联盟,给清军以有力打击。
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清政府民族歧视日益严重,阶级矛盾激化,陕西回民在太平军的影响下,掀起波澜壮阔的反清起义。1867年,清廷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办理陕甘军务,剿灭义军。回民军迫于形式,转战到甘肃董志塬,整编队伍,组建了新18大营。陈霖作战勇敢,屡立战功,被推为18大营首领之一。义军在董志塬转战3年,在白吉塬战斗中,陈霖率千余骑兵边战边退,诱清兵至白吉镇,将人马分数十路杀出,给清军以沉重打击。后义军将18大营合并为4大营,向金积堡方向转移,陈霖等带军先行护送家属辎重。到达金积堡后,与马化龙回军汇合。左宗棠调集大兵,对金积堡围而不攻,并切断外援。同治九年(1870年),金积堡内粮食日益紧缺,陈霖率3000余人在花马池(今盐池)一带寻找粮食,与清军在定边砖井遭遇,陈霖的大腿被炮火击中,腰部受伤,所征粮草被清军截取,只得撤回金积堡。同年11月初,堡内粮草罄尽,为保住堡内义军家眷性命,陈霖等携老弱妇女8000余人赴清军黄鼎、雷正绾营外求抚。
陈霖受抚后,清廷将近万名回众强行安插到化平(今泾源)。陈霖及家眷被安插在白面河涝池村。同治十三年(1874年),陈霖向道员冯邦栋请求修建清真寺,征得清廷同意后,在县境中心位置的北伍家修建了化平第一座清真寺,陈霖为首任开学阿訇,在新清真寺落成时,时任陕甘总督左宗棠亲笔题写了门匾,上联是“敬长爱亲自求多福”,下联是“型仁讲让同我太平”落款是“恪靖伯题”。清真寺大梁题书“修建军功五品花翎阿訇陈霖及花霖抹阁社同里,大清同治十三年岁次甲戌季夏谷旦”。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陈霖被人暗害,葬于北伍家清真寺旁,后被家人搬回涝池村安葬。
版权所有:mobile28365-365
邮编:756400
地址:固原市泾源县新区